2015年,公交集團以方便市民乘客出行為導向,結合治理城市交通擁堵、創建“公交都市”的工作目標和要求,通過新辟優化線路、推出“社區微公交”、“快速路通勤線”、“通勤特快巴士”、加強與地鐵接駁配套等舉措,不斷提升公交服務品質。為進一步給市民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,杭州公交集團從市民乘客的實際需求出發,再推“三大為民便民舉措”,以強化運營保障。
一、引領示范,樹立標桿——繼續推出10條“公交運營服務示范線”
根據線路的實際運營情況及征求市民乘客建議的結果,自11月2日起,公交集團將在7路、12路、31路、33路、118路、K155路、193路區間、305路、306路、325路,共計10條線路上推出新一批“公交運營服務示范線”。
上述10條“公交運營服務示范線”將確保早晚高峰主要時段發車間隔不大于4分鐘,日平峰主要時段發車間隔不大于6分鐘,早平峰及夜平峰主要時段發車間隔不大于9分鐘。
二、因勢利導,破解難點——多措并舉,解決熱點區域乘車難題
自10月26日起,公交集團將陸續通過強化運營調度手段和運力配置,解決蔣村、文新、丁橋、濱江等早晚高峰乘車熱難點,具體為:
1、加密班次,調整行車作業計劃,緩解文一西路沿線高峰出行困難。
隨著蔣村街道居民數量增加以及淘寶西溪園區、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員工數量增加,乘坐286、311、332路的乘客日益增多。公交集團將自10月26日起將采取以下措施,緩解文一西路沿線高峰出行困難:
1)調整286路行車作業計劃,計劃配車增加2輛,工作日的高峰計劃發車間隔由原來的9-10分縮短到6-8分。
2)為應對蔣村街道前往未來科技城、淘寶城方向的大客流,286路每逢工作日在8:00-9:00間增開4班由楓樹灣河橋開往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的區間車。
3)采取332路與286路“定向支援”的形式,根據兩線的實際客流,靈活調度,互相支援,滿足市民的乘車需求。
4) 增開楓樹灣河橋至輪船碼頭的261路高峰車班次,在原7:15、7:45兩班的基礎上,增加8:00一班,進一步方便文一西路沿線進入主城區市民的出行。
2、了解動向,增開高峰區間班車,滿足古墩路沿線至北部軟件園出行需求。
公交集團在日常運營管理中發現,乘坐91路前往北部軟件園的乘客逐漸增多,尤其是早高峰桂花城、駱家莊南等站點,時常出現運力與運量不匹配的現象。自11月2日起將采取以下手段,緩解91路早高峰客流壓力:
1)調整91路行車作業計劃,計劃配車增加2輛,工作日的高峰計劃發車間隔由原來的7分縮短到5-6分。
2)根據客流流向及集中斷面,在工作日的7:40-8:10間增開2班桂花城至祥運路公交站的區間車。
3、多線聯動,合理利用公交資源,完善丁橋居住區至地鐵站接駁換乘。
丁橋作為杭州目前最大的居住區,入住人口已超10萬,不少丁橋市民選擇乘坐公交車換乘地鐵1號線、4號線進入市區,而81路作為丁橋與地鐵接駁最便捷的公交線路,深受丁橋市民的青睞。自10月28日起,公交集團將采用以下方法,以完善丁橋居住區至地鐵站的接駁換乘,滿足市民換乘地鐵的需求:
1)每逢工作日,早高峰利用108路出場車加班81路“環丁路公交站至地鐵彭埠站”區間;晚高峰利用9路、108路、320路進場車加班81路“地鐵彭埠站至環丁路公交站”區間,解決高客流斷面。
2)優化“環丁路公交站至地鐵彭埠站”的“通勤特快”, 改經長虹路、勤豐路、丁群街、環丁路、勤豐路、華豐路、筧丁路、石祥東路、丁蘭路、機場路行駛,沿途增設環丁路勤豐路口、筧橋2個站,并在原發車時間的基礎上增加7:30一班。
4、定點支援,確保高客流段運能,改善濱文路沿線至地鐵站乘車條件。
地鐵1號線開通后,濱文路沿線有大量乘客前往地鐵江陵路站、西興站換乘地鐵,尤以“濱文路明德路口”站為甚。為改善濱文路沿線至地鐵站的乘車條件,公交集團已通過開通“東冠公交站至西興叉口”的269路高峰線、“浦沿路堅塔路口至蕭杭路公交站”的“通勤特快”予以緩解。自10月26日起,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,將采取以下舉措:
1)工作日增開錢江灣花園至共聯村(地鐵江陵路站)的107路區間,發車時間:錢江灣花園為7:00-14:00;共聯村(地鐵江陵路站)為7:35-14:35。
2)每逢工作日,定點支援2輛空車至東冠公交站,加強115路高峰發車班次。
三、掌握信息,滿足需求——優化調整“班次時刻公示線”發車時間。
為做好人性化服務,公交集團自2014年起逐步對部分線路實施“班次時刻公示”,深受市民好評。截止2015年10月,已有80條線路實行“班次時刻公示”。隨著線路客流及途經區塊業態、入駐人群的不斷變化,公交集團及時了解掌握客流動態,結合客流變化情況,自10月28日起,將陸續優化調整6條“班次時刻公示線”的發車時間,做到“人多車密,人少車稀”,具體見附件。